找到相关内容1032篇,用时2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校释》订补

    墙壁上批评神秀偈并表明自己见解的话。其中“呈自本心,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”是批评神秀偈,后两句是表明惠能己。故当在“题着”后施以冒号,以下文字放人引号中,且应在“学法无益”后施以句号,将两层意思分开...也。”古人又将花瓣重叠花称作“千叶”。我们不可凭己将“花叶”之“叶”同“枝叶”之“叶”相混淆。  136.“花种虽因地,地上种花生,花种无生性,于地亦无生。”(页一O四)案,首句“虽”当校作“须”...

    邓文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863987.html
  • 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特质与意义

    故又在三学中被称为“增上心学一,又可称为定学、增心  学、增意学、增上学等等。三学中定学,与“定”本身略有  不同,禅定学是一门学问,而禅定是其内容之一,谈到定,在佛  经中名目不一,印顺法师...观照,即以所观之慧立名,称为“真实禅观”。这是原始佛教最根本禅观,也是解脱必经之途,也是佛陀证悟解脱所依止途径。  至于“胜解禅观”是指胜解作假想观,在现实情境中所没有情况,是透过“想像”而...

    黄连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3564116.html
  • 敦煌《坛经》随想录——反省与展望

    其法,而非六祖之也。今从其旧,不敢改易。”但是以明教大师身份、地位,去接受这种观点是不可能。即便将慧能看作是肉身菩萨,尊重其法,将他学说与佛教修多罗学说相提并论,也只能招致毁多于誉结果,即...法门“达摩·帕日雅雅”之用语,当时创编《坛经》时,著者肯定是意识到了这一点,因而他没有将“达摩·帕日雅雅”与《箴言集》相混淆。《坛经》到今天意外地变成了讲授禅书入门内容,但相对地,《坛经》却以其...

    [韩国]金知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2164288.html
  • 放松禅法

     进行放松观想时,须著眼於一个「松」字,利用意识观想默念「松」字,引导全身放松。默念「松」字时不宜出声,速度之快慢与默念音声之轻重要适当。用心也不宜太急,若发现某一部位没有放松感觉或感觉不明显,...观察、修数,「心」就会由散乱状态逐渐转化成专注,心专注了,就能安定下来,因为心中没有任何杂念,只是一心一安住在修数方法上。但是,安住时间久了,就会引生昏沉或散乱现象,特别是生理尚未调熟的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164439.html
  •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上)

    语言是夹杂知情虚妄存在,而人却对语言所指涉事物产生错误观念与不当执著。因此龙树认为,人在体认语言不实在性同时,更应认知“语言”站在缘起性空角度,不论是世俗或是胜义谛(二谛观念) ,仅是...存在,而后期则转向以存在追问存在,追问是要唤回遭人遗忘“存在”本身。因此后期海德格透过“大道”(Ereignis)言说方式——即道说(Sage) ,让人与事物在语言中得到了规定性。后期海德...

    妙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664836.html
  •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下)

    认知,拒绝画上等号。传统西方哲学将“人”视为一实存主体,就如海德格所说:  在其自身存在者存在,称为substantia。这个术语一会儿  指某种作为实体存在者存在,即实体性:一会儿则...判断与选择;但是这些却都是人精神与生命经验。没有从错误经验中学习,人就永远不会修正自身,而对真理产生热切追求。因此对龙树而言, “人”虽然会受到知、情、影响,而对于自身或事物产生了不当...

    妙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764837.html
  • 中国大陆佛教慈善事业模式探讨

    无节制追求物欲结果。若追究其根由,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贪、嗔、痴三毒心。贪欲是对名声、财物等己所爱好东西无限制追求;嗔怒是对不合己有情众生、无情事物嫉妒或憎恨;愚痴则是对事理颠倒执着。三...世界即此即是真理之。世间即此即是涅槃,故不必舍世间以求涅槃,涅槃理想即在世间中。不舍世间之,至为明显。  《大乘庄严经论》谓大乘佛教有七大义:“缘、行、智、勤、巧、果、事皆具足,依此七大义,建立于...

    释如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065200.html
  • 太虚法师著:中国佛学(2)

    还可,若更入思  量,却成吾罪过。不如且各合口,免相累及”。僧又问;“达摩  未到时,此土还有祖意否”?曰;“有”。问曰:“即有祖师,  又来作什么”?曰:“只为有,所以来”。药山与僧问答,  ...当下即是。所以如来禅是落功勋渐次,祖师禅是顿悟本然。仰山抑扬之,也就此可知,不过这不是口头上讲,是要自己契悟。  第五节越祖分灯禅  自下讲“越祖分灯禅”。宗下常常讲“超佛越祖”,“超佛”不已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4665238.html
  • 九乘之巅——大圆满法

    了。但是他仍然还有“修行”,还重气脉明点修持,须转识为智,仍有作。  第七,大圆满见:  或叫大中观见,是佛知佛见。大圆满见很简单,众生都是佛。不过我们都是因佛——有成佛之因佛,还没有证果。我们和...且不须诵咒等修持;  ,远离凡夫颠倒迷乱之妄念;且不须观想本尊等作修持;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时无别,观心性生、住、去而无所得,一切作全无,安住自然,而达于无念。  上述诸次第是大圆满前行。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2365443.html
  • 超越自我---无我即解脱之前提

    、身、,因其能攀缘陷入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尘之中,而不知返,故名六入。为何有六入?因为在母胎中首先就有“名色”,名色就是生命中精神(名)与物质(色)最初结合体,也就是受精卵生命状态。那...真正信、愿、行三资粮,然后一心一持念下去,日日如此,年年如此,直到大限来时,定能得大受用,从而自然而然就能自我关怀了。  所以,自我关怀是从懂事成年时代就要开始,这是需要花好长时间来实践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565489.html